回到家,趙氏瞅著她雙頰通紅,伸手試上額頭,“小娥臉怎麼紅了?是不是又燒了?沒有啊,不燙啊。” 蕭娥臉更紅,“不是,天太熱,熱的!” “走,進屋歇息。” 趙氏就勢將她拉進東屋,背著人小聲問:“小娥,你覺得你二哥和我對你、對這個家怎麼樣?” 蕭娥猜她要發牢騷了,回道:“很好。” 果然,趙氏說:“可我心裡不痛快。小娥,你替我評評理。我們一家四口,圈在家裡做事,什麼臟活、累活、苦活都是我們在乾。一個子兒沒看到不說,整天受氣。還不如出去做工,一天也能賺幾十文呢。” 蕭娥聽明白了,她是想分錢。 “我知道你們最辛苦,可錢在娘手裡管著,我……” 蕭娥表示很為難。 趙氏不吃這套,繼續抱怨,“小娥,你也體諒體諒我們。我們勁往一處使沒錯,可隻乾活沒甜頭,時間久了,沒動力啊。” “你看大丫二丫,一天到晚不吭聲,隻知道悶頭繡花,手磨破了也不說。我看著心疼,又沒錢買藥。問娘要吧,少不了一頓罵,平白受氣。誰心裡都不舒服。” 蕭娥頷首思忖道:“好吧,我和娘提,給你們算工錢。大丫二丫一天天大了,也該存嫁妝了。” 趙氏一拍手,“就是說,還是小娥疼侄女。” 晚飯時,待大家吃的差不多,蕭娥拿出一兩碎銀,“娘,這是前幾天那批帕子、團扇的錢。” 蕭老太嘩啦倒出來,當著眾人的麵數起來。一邊數一邊笑:“哎呦,真不少呢。” 蕭娥說起隔壁縣綢莊想買布,蕭老太說:“這是好事啊,賣布多省事。” 蕭娥趁機說:“可我們人手不夠,供應不上,需要招人。” “招人?” 此話一出,一家子齊刷刷看向她。蕭肅知道她的想法,隻是驚訝她如此唐突的說出來。 蕭老太沉了臉指向院子,“小娥,你看看,咱們家就這麼大地方,全占滿了,連個落腳點都沒有。你招人往哪放?再說了,本錢還沒賺回來,就貼錢招人,這不說笑麼。” 蕭娥固執道:“我是認真的!” 蕭肅開口:“娘,招吧。小娥就是因為一個人做三個人的活才累倒。大丫二丫她們也累,不能不休息。人多好做事。” 蕭老太哼哼:“說的輕巧。請人來在門口站著麼?” 蕭娥指向山頭,“娘,西屋後麵的空地可以用。貼著咱家牆頭建個木棚,把水缸、織布機都移進去。再在前頭的空地上打樁,多插幾根木柱子晾曬。咱家院子就寬敞了。” 蕭老太瞅著她,臭著臉陰陽怪氣,“敢情你把什麼都算好了,叫我拿錢是不是?” 蕭娥嘿嘿笑道:“您是掌家人,當然是您做決定。” 蕭老太攥在手裡的錢袋子一丟,穩當的落在了蕭娥麵前,“就這麼點錢,你愛折騰折騰吧。” 蕭娥歡喜接下,“夠了夠了。我先把劉家妹妹和二嫂他們的工錢先結了。” “等等!”蕭老太扭頭看向趙氏,“工錢?自家乾活還要工錢?老二媳婦,是不是你出的主意?” 趙氏連連擺手搖頭:“不是不是,我沒說 ,我沒說話啊。” 蕭娥主動攬責,“娘,是我的主意。染布繡花是我想出來的,累的是二哥一家和三哥,我實在過意不去。既然請小工給工錢,自家人更要算清楚,外頭才不會說閒話。” “一家人不說兩家話。你給他們發工錢,他們還得交公,倒來倒去有什麼意思?” 蕭老太決計不會給他們留私錢。 趙氏不停的衝蕭娥擠眉弄眼,心裡發急。這個老太婆,手緊的很。 蕭娥哄道:“娘,以前交公,是因為家裡就這麼點錢,得攢著給四哥趕考。如今咱們做生意,有起色,賺的錢多,沒必要糾結那幾十文。同樣做工,彆人有錢,自己人不給錢,說不過去。” 本書~.首發:塔讀*小@說-APP——免<費無廣告無彈窗,還能*@跟書友們一<起互動^。 “更何況大丫二丫大了,二哥二嫂得替她們存嫁妝啊。總不能出嫁了,還問您要銀子吧。” “我覺得,咱們一視同仁,該算工錢的算工錢。剩下的錢全歸您。後期需要購買絲線等原料工具,我一筆筆寫單子交給您,保證賬目清清楚楚,不多一分不少一分。” 蕭肅附和:“小娥說的有理。既然做,就要做的有模有樣。賬本必不可少,工錢更不能缺。這樣才能叫人信服,認可咱家的東西。” 二郎、三郎默默不敢說話,眼睛裡卻透著渴望。 蕭老太架不住兩人輪番勸說,勉勉強強答應:“行吧。開工錢可以,彆故意給價高,讓他們存了太多私錢,生了邪心!” 趙氏嘴一癟,“有您這座如來佛壓著,有邪心也被壓五指山嘍。” 二郎偷偷拉拉她衣角,示意她不要說話。 眼瞅蕭老太要數落趙氏,蕭娥忙起身道:“娘您放心,說好的一視同仁,肯定不偏私。我這就做帳本,寫好了給您過目。” “罷了罷了,我大字不識一個,看懂什麼?你和肅兒弄吧,我不摻和這些事。” 說著自個兒躺床上去,像是累了,又像是在生悶氣。大家也就悄悄散了。 原文來自於塔讀~ 理布時,趙氏悄摸向蕭娥道謝:“多謝你了。老太太嘴上同意,心裡正不得勁兒呢。” “娘是明白人,一會兒就想通了。” “你準備給我們開多少工錢?” “我等會兒算算,鐵定比外頭的高。” 趙氏滿意的笑了,扭頭見蕭肅過來,抖抖布先走了。 蕭肅拉住蕭娥理布的手,強行將她帶回屋。 “說了不要乾活,怎麼又伸手?” “理個布而已,又不費力氣。” 蕭娥真的很不理解蕭肅的較真,一點風趣都沒有。 蕭肅說:“費心力比使力氣還要勞神,你今天該歇歇了。” 蕭娥癟癟嘴,去桌子上翻紙,“我知道你想說什麼,不就是招工的事麼。正好二嫂提到工錢,我索性都提了。這樣大家都不用太累。娘不是也想多賺錢麼。” “提沒錯。但怎麼招?從哪找?咱們村會織布的不少,精通的隻有劉家姐妹。更彆說有沒有人會雙麵繡了。招來的人能不能上手?怎麼給工錢?這些都是問題,不是單單擴建場地就能解決的。”